本文目錄一覽:
1、河床不抬高的關鍵是減少黃河的泥沙輸入,尤其是粗泥沙。長期以來,黃土高原地區的水土流失嚴重,導致黃河下游的泥沙淤積,每年有16億噸的泥沙進入黃河,其中四分之一淤積在下游河道,使下游成為“地上懸河”。
2、黃河中游的粗泥沙集中來源區,占地88萬平方公里,盡管面積僅占多沙粗沙區域的29%,但其輸沙量卻占據了多沙粗沙區的35%。特別是粒徑大于0.1毫米的粗泥沙,其輸沙量更是高達65%,對下游河道的淤積起著關鍵作用,成為了主要的淤沙產區。
3、鄭新民等人所著的《黃河中游粗泥沙集中來源區治理方向研究》一書,由黃河水利出版社出版,其ISBN號為9787807344575。這部作品于2008年7月1日首次發行,共包含160頁的內容。書本采用平裝形式,開本為16開,非常適合水利水電工程領域的專業人士和對此領域感興趣的讀者查閱。
首先,第一章深入剖析了黃河傳統堵口技術的歷史背景、原理和實踐經驗,為理解堵口技術的基礎提供了豐富的理論依據。接著,第二章聚焦于黃河堤防堵口裹頭技術的研究,詳細介紹了如何有效地防止決口擴大,并針對實際操作中的關鍵環節進行了深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