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1、所謂跨文化交際是指具有不同的文化理念和符號系統的人們用不同的方式進行溝通的一種交際活動。理解跨文化交際的目的是消除具有不同文化的不同國家間的溝通鴻溝與理解障礙。本文通過跨文化交際學和語用學相關理論對中美商務談判進行分析。
2、教學目的應更貼切實際。使學生不僅了解和掌握基礎英語語言知識,也了解商務詞匯、商務知識、商務溝通、商務談判等方法和技巧,并能從事各種與商務工作有關的活動和交際。引導學生利用課外時間廣泛閱讀西方英語文學作品、報刊雜志和時事評論等材料,增加文化素養,拓寬西方文化視野,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
3、商務英語畢業論文摘要(一) 商務英語特點淺析 [摘要]商務英語是外貿人員同世界各地開展進出口貿易時用于洽談交易、聯系業務的一種應用語言。由于英漢兩種截然不同語言的差異及其特定的社會功能和題材內容決定了商務英語自身與眾不同的寫作特點。
4、中西文化沖突與我國跨文化商務談判對策 趙偉君 (湘潭大學外國語學院跨文化交際研究所 湖南湘潭市 411207) [內容提要] 隨著我國加入WTO,各種層次、各種類型的跨文化談判日益頻繁,正確認識中西方文化差異和文化沖突是我們從事跨文化談判的前提條件,本文試圖從中西方文化沖突的角度探討涉外商務談判的某些特點和對策。
5、究跨文化談判中的文化差異就顯得十分重要。 影響國際商務談判的文化差異因素 國際商務談判過程一般包括四個階段:第一,寒暄,談 一些與工作不相干的話題;第二,交流與工作相關的信息; 第三,進行說服;第四,做出讓步并最終達成協議。在這幾 個階段中,文化因素對談判的影響是全方位、全系統、全過 程的。
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人與人之間的互相依賴程度。 男性化與女性化:男性化社會傾向于競爭,而女性化社會避免競爭,傾向于順應他人意愿。 不確定性規避:對未知事物的態度,低分表示接受不確定性,高分表示畏懼不確定性。 長期導向與短期導向:一個社會如何利用自己的過去應對現在和將來的挑戰。
采用的方法,文化維度理論 文化維度理論是荷蘭心理學家霍夫斯泰德提出的研究跨文化差異的工具,他認為文化是一個地域的人共有的價值觀和信仰,是一個國家民眾的心理程式。
霍夫斯泰德文化維度理論是荷蘭心理學家吉爾特·霍夫斯泰德提出的用來衡量不同國家文化差異的一個框架。他認為文化是在一個環境下人們共同擁有的心理程序,能將一群人與其他人區分開來。通過研究,他將不同文化間的差異歸納為六個基本的文化價值觀維度。
(一)、中西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國完成了由外向內的收斂的過程以后,所有的知識分子就開始在內心的道德上下工夫了。因此,從這個時候開始,中國人特別是儒家的知識分子對外在的宗教逐漸淡漠起來,他們更多是注重自己內心的道德自覺,而不是外在的上帝決定論。
1、在我們學校,一等獎學金的金額為8000元,正好可以覆蓋學費。如果沒有發表文章的學生,可能只能獲得二等獎學金,金額為4000元,這意味著他們還需要自籌4000元的學費。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學校有不同的獎學金評定機制。
2、論文發表費用因期刊等級、數據庫和操作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以下是大致的價格范圍:國內核心期刊(如南大核心、中文核心、科技核心)自投稿費用為4,000元至8,000元,部分知名期刊可能不收取版面費。中介操作則在25,000元至50,000元之間,具體取決于期刊難度和時間要求。
3、在普通刊物上發表一篇論文通常需要支付大約1800元人民幣的版面費。 在國家級期刊上發表論文,版面費大約為3000元人民幣。 在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版面費則在5000元至8000元人民幣之間。
1、摘要: 中國和西方國家相比.由于民族、地域差異和歷史發展上的差異.兩者在教育上表現出各自不同的特點。中西方教育的差異作為一種事實性存在,現在已經被許許多多的人所認識,并作為我國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參照系,對我國當前的教育改革產生了重要影響。 關鍵詞: 中西方教育;差異 中西方教育的差異.自古以來就存在。
2、中西方教育文化差異論文篇一 《論中西 傳統文化 中的教育思想》 摘要:孔子與蘇格拉底是中西傳統教育史上兩位舉足輕重的人物,他們的教育思想,一直以來都被認為是中西方教育思想發展的源頭。
3、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組成部分之一,是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的基礎。家庭教育是終身教育,它開始于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兒期),嬰幼兒時期的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著奠基的作用。孩子上了小學、中學后,家庭教育既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又是學校教育的補充和延伸。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