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中國近代史:從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開始,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從開始到終結的歷史;同時也是中國民主革命從發生、發展到勝利的歷史。
世紀下半葉到20世紀初,面對西方列強的欺凌,中國在國民洞開的急劇動蕩的社會環境中,從經濟政治思想文化和社會風尚,開始了一場深刻的變革。洋務派開辦軍事和民用工業,使中國出現了第一批近代企業。甲午中日戰爭后,康有為,梁啟超等掀起維新變法的浪潮。
黨在這60年中,風風雨雨不知過了多少年,有抗美援朝,也有文化大革命,中國人憑著頑強的意志走過了這艱難的歲月,現在的中國走向了富強,嫦娥一號的升空,08年的奧運會,都向世人展示了中國的強大。
不朽的貝多芬 他在大風雨中,大風雪中,一聲響雷中,咽了最后一口氣。一只陌生的手替他闔上了眼睛。(1927年3月26日)�;�;親愛的貝多芬!多少人已頌贊過他藝術上的偉大。但他遠不止是音樂家中的第一人,而是近代藝術的最英勇的力。
三。結合孫中山生平及其領導的革命事業思考如下問題:孫中山為什么被稱為20世紀以來站在時代前列的第一位偉人?四。五四時期,一部分青年知識分子選擇了馬克思主義作為改造中國的思想武器,這種選擇對當代大學生精神信仰的啟示。
第四,是革命任務發生變化,原先的革命任務是反對本國封建勢力,戰后則增加了反對外國殖民侵略的任務,革命的性質也由傳統的農民戰爭轉為舊民族主義革命。
二是中國的發展方向發生變化,戰前中國是一個沒落的封建大國,封建制度已經腐朽,在緩慢地向資本主義社會發展,如果沒有外來勢力干擾,中國最終也會向西方大國那樣發生資產階級革命成為資本主義國家;而鴉片戰爭后中國的民族資本主義不可能獲得正常發展,中國也就不可能發展為成熟的資本主義社會,而最終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
第一,在中國近代,要爭取國家獨立和民族富強,必須改變帝國主義、封建主義聯合統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制度。中國人民必須把反對帝國主義的民族斗爭和反對封建主義的階級斗爭統一起來,才能完成近代中國革命的任務。第二,落后必然挨打,妥協必敗,這是萬古不覆的真理。
中國革命取得勝利的基本經驗是什么?(《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后學習思考題)第一,建立廣泛的統一戰線。第二,堅持革命的武裝斗爭。第三,加強共產黨自身的建設。辨析題:第6小題,共15分。要求先對所給命題或觀點做出正誤判斷,然后運用所學理論進行分析,做到觀點正確,言之有理。
戊戌維新作為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登上政治舞臺的第一次表演,竟失敗得這么快,這不但暴露了這個階級的軟弱性,同時也說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舊中國,企圖通過統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的道路,是行不通的。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試題課程代碼:03708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摘要:辛亥革命是中國近代歷史上的一次偉大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二百六十多年的專制統治,從而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辛亥革命是我國民主革命時期一次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革命運動。這次革命運動已經過去整整半個世紀了。近代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是從鴉片戰爭開始的,“而辛亥革命,則是在比較更完全的意義上開始了這個革命。
年發表處女作《關于孫中山讓位的兩個問題》(《貴州社會科學》1988年12期,人大復印資料《中國近代史》1989年第2期復印,《報刊文摘》摘登觀點),此后一直把近現代人物特別是湖南近現代人物作為自己的研究重點,同時兼顧近現代思想文化和湖南地方史研究。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專業學術論文50余篇。
這封信,經胡繩和王來棣同意,發表在同年的《近代史研究》第6期。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和他領導下的一個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就學術問題進行完全平等的討論,這對于促進學術界的百家爭鳴和形成良好的學術氛圍,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摘要:生產工具和勞動力占有的不均衡以及生產要素的投入在勞動密集型農業中的重要性,促使近代山東中小農戶自發地建立起了廣泛的勞動互助關系。同時,在雇工經營發展不充分,租地經營成本過高的情況下,戶際互助也獲得了發展的空間。
盡量使用三線表。寫出作者簡介,不得缺項。如:作者簡介:劉小里(1957-),女,回族,河北唐山人,嶺南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從事中國近代史研究。文中引文出處應標明序號,出自著作的應標明頁碼,出自期刊的應標明所引文章的起止頁碼。出自同一參考文獻的引文用同一序號。
雖然洋務運動未能使中國達到富強,但它確實刺激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并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國經濟勢力的擴張。 這場運動標志著中國近代化的開始,引入了西方的生產力和科技,為中國的現代化發展奠定了基礎。
洋務運動在中國近代化進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引入了一系列現代制度和概念,對中國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首先,洋務運動催生了現代金融和郵政體系,為中國建立起了一整套新的基礎設施。同時,它還推動了新式教育的發展,培養了一批接觸過西方知識的學生,這些人后來成為了推動中國現代化的關鍵力量。
洋務運動開始的口號是“師夷長技以自強”,后期叫“富國強軍”。
中國近代化的探索歷史小論文如下:中國近代化的探索歷史是一部充滿曲折和艱辛的道路。自19世紀中葉以來,中國開始了一場由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的轉型。在這個過程中,中國人民經歷了許多磨難和挫折,但最終走向了勝利和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