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農學最吃香的十大專業包括動物醫學專業、農學專業、園藝專業、園藝教育專業、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動物科學專業、森林保護專業、水產養殖學專業、草業科學專業、海洋漁業科學與技術專業。
農學最吃香的3個專業是植物科學與技術專業、動物醫學專業、園藝專業。農學專業中,智慧農業、農業智能裝備工程、動物醫學、生態修復學等專業展現出廣闊的就業前景。智慧農業結合計算機、信息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推動農業現代化。
植物保護專業。植物保護主要研究農作物病蟲害防治的原理和方法,以及農藥的科學使用。主要課程包括農業昆蟲學、植物病理學等。畢業生可以在農業技術服務、農藥生產與銷售等領域工作。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該專業主要研究農業資源的合理利用與保護,以及農業環境的監測與管理。
農學類的植物保護專業:該專業畢業生的就業范圍相對較窄,主要是對植物進行保護,對農產品進行安檢,以及相關的管理和經營工作。農學類的煙草專業:該專業的畢業生可以在當地的煙草公司就職,或者從事煙草相關企業的設計生產、設計、推廣等工作。
1、周鳴錚,浙江省諸暨縣城關鎮原籍人,1916年6月29日生于浙江省鎮海縣,是一位農業分析化學家。他長期從事土壤農業化學分析的教學和科研工作,是中國土壤分析和測土施肥的開拓者之一。自幼文理并重,學習成績優異,1935年考入北平大學農學院農業化學系。
2、5年,周鳴錚編著了“土壤肥力學概論”。1985年,他還發表了關于“我國農業現代化中的肥料問題”的論文。1986年,周鳴錚發表了關于“美國測土施肥科學的進展”的論文。1986年,周鳴錚與陸允甫合作發表了關于“浙江省紅壤地區玉米的定產定氮研究”的論文。
3、周鳴錚、朱兆良的研究結果也表明, 堿解氮與大田作物吸氮量相關性不高。葉優良也認為,旱地土壤的堿解氮與大田作物吸氮量相關性不高的原因是土壤起始硝態氮所導致的。以上研究發現說明,諸多因素對堿解氮作為供氮指標有一定的限制。盡管如此,堿解氮仍被廣泛應用。
4、這樣至1948年共設法、農、工、文理等四學院,增設法律、政治、經濟、中國文學、哲學、外國語文學、史學、數學、物理、化學、森林、機械工程和電機工程等學系。英士大學歷任校長為:許紹棣、吳南軒、杜佐周、何炳松、周尚、楊公達、湯吉禾、鄧傳楷等 上海光復使革命局勢發生極為有利的改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