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1、大心理論文3000字篇一 《談大學生心理危機的預防》摘要:近年來,有關大學生自殺、傷害他人等惡性事件時有報導,此外,大學生出現心理障礙甚至精神失常者也不在少數。
2、大學生心理論文3000字篇一 《談大學生心理危機的預防》 摘要:近年來,有關大學生自殺、傷害他人等惡性事件時有報導,此外,大學生出現心理障礙甚至精神失常者也不在少數。
3、寫作思路:寫出誠實的自己的話“寫誠實的自己的話”是老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的。旨在營造“自主”作文的五彩世界。所謂“自主”就是不受條條框框的限制,讓學生無拘無束的思想,自由自在的寫作。“自主”作文就是“言為心聲”,率性而為,展現自我的風采,體現鮮明的個性。
4、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個社會系統工程,學校、家庭和社會都要密切配合起來,共同努力,使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咨詢工作能夠在大學生的成長與成才中發揮出更大的作用。學校要營造和優化一個健康向上、積極進取的校園文化環境,以促進形成良好的校風、學風和團結友愛的人際氛圍,形成一個群體心理健康的大環境。
1、“生命教育”***life education***的概念是起于1979年澳洲成立的Life Education Center,其內涵包括三個層面:一是引導學生認識生命,進而重視、珍惜生命;二是教育學生正確認識死亡,培養健康理性的死亡態度和有效行為;三是探討生命的意義,提升對生命的尊重與關懷,陶冶健全的人格。
2、論大學生生命教育的論文篇一 《論大學生生命教育》 摘要:當今的大學生正處于社會轉型期,各種價值取向交織,使得該群體“重生活不重生命”,“重生命不重生活”的現象較多見,必須引起足夠重視。本文主要從生命知識、生命意識、生命教育、挫折教育等幾個方面展開對大學生生命教育的闡述。
3、自殺源于痛苦,痛苦是生命某一方面受到破壞的標志,當生命破壞的量積累到一定限度就會產生死亡。大學生自殺的緣由主要有就業壓力、學業壓力、個人信仰的偏失以及心理素質脆弱。為此,高等教育必須凸顯生命教育的重要地位,以馬克思主義人的全面發展理論為指導,加強心理咨詢與引導,并適時開設生命教育課程。
4、注重對大學生倫理道德、人生觀、價值觀的引導,加強安全教育,使大學生在不斷學習、充實自身的過程中,增強抵御社會不良風氣及錯誤價值觀的能力,并認識到生命的可貴.學會珍惜生命、保護生命,看到生命的意義與價值。
5、學校本是大學生進行生命教育的重要陣地,生命是可貴的,而“教育是張揚生命、提升生命價值的事業,它承載著人類最美好的期許與愿望,引領著受教育者走向美好的生活”。可現在由于許多高校擴招的原因,一些學校將主要精力放在抓基礎課程的教學和研究上,重視知識的傳授,相對忽略了心理健康與生命安全的教育。
[期刊論文]沖突教育視野下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徑研究 期刊:林區教學 | 2021 年第 002 期 摘要:沖突是大學生人際交往過程中必然出現的';現象,但其負面作用并非無解。將沖突作為教育素材,可有效挖掘學生真正的意愿,明晰學生心理壓力的來源,進而為心理健康教育人員提供精準、有效的心理輔導參考依據。
有關心理健康的參考論文篇一 《大學生心理健康影響因素分析》 【摘要】許多大學生在進入校園之后出現了一系列的心理健康問題,引起了高校的重視。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包括社會、學校、家庭和自身的因素等。
摘要:當前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日益嚴峻,必須創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有效提升現有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創新的路徑具體包括構建綜合治理的教育機制、優化高校大學生心理教育的方法、創新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建立高素質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隊伍等。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論文參考文獻 [1] 葉一舵。我國大陸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二十年。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8(6): 148-15[2] 仲穩山,李含俠。揚泰地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衛生職業教育, 2007, 25(1): 153-15[3] 仲穩山,李露。
以心理健康教育為主題的論文篇一 《加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以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摘要】大學生的普遍年齡一般在18―25歲之間,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正處于青年中期,是人格重塑完善關鍵期。
1、(一)家庭教育是大學生生命教育的基礎 家庭是塑造個人品格的第一所學校,是個性和人格形成的首要條件和重要因素。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價值觀、行為方式對孩子的影響是終身的。生命教育要從小開始,在學生成長的家庭教育中努力滲透生命教育的內容,這樣才有可能使其從小認識生命、珍愛生命、形成健康的人格。
2、范文:所謂“三生教育”,就是要通過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接受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樹立正確的生命觀、生存觀、生活觀的主體認知和行為過程。要通過整合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的力量,激發學生的主體認知和行為實踐,最終達到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目標過程。
3、論文一:品管圈活動在產科護理的應用,旨在探討品管圈活動在產科護理風險管理中的效果。通過對比實施前后產婦滿意度、知識掌握情況、護理缺陷發生率以及護理病歷合格率的差異,研究發現,品管圈活動能顯著提高護理質量、產婦滿意度及護理病歷合格率,降低護理缺陷發生率,從而降低護理風險,臨床推廣價值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