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1、摘要:儀器分析實驗課程是化學、材料等專業的重要必修基礎課程,旨在培養學生掌握各類儀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操作技術以及科學分析能力。本文通過分析儀器分析實驗課程的特點、教學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以期提高教學效果,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2、根據測量原理和信號特點,儀器分析方法大致可分為電化學分析法、光學分析法、色譜法和其它儀器分析法四大類。《儀器分析》雙語課程的教學內容與進度安排完全與以往的中文授課一致,與中文授課使用同一個教學大綱、同一個教學進度表,實驗課進度與理論授課進度相配合。
3、8世紀中葉 ,重量分析法使分析化學由單純的定性分析邁入了定量分析的時代。到了 1 9世紀 ,定性分析趨于完善 ,定量分析的各種方法也相繼出現并不斷發展。分析化學真正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是在 2 0世紀初 ,被稱之為經典分析化學。
4、無機及分析化學(理論課,6學時/周,共授課7屆,820人) 基礎化學實驗(實驗課,4學時/周,8屆,950人) 儀器分析實驗(實驗課,專業課,4學時/周,4屆,360人) 她在教學領域發表多篇論文,如探討多媒體在農科基礎化學教學中的應用,以及微型實驗在實驗教學中的探討與實踐。
5、隨著儀器分析技術的不斷發展,大型分析儀器的功能朝著靈敏度更高、重現性更好、應用范圍更廣的方向不斷拓展,體內藥物分析已深入應用到臨床藥學研究的各個方面并發揮重要作用。體內藥物分析作為一門方法學,與藥物分析一樣,實驗能力的培養是課程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理論課的基礎上開設實驗課程是必然的。
6、齊齊哈爾大學分析測試中心的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促進教學與科研成果提升:中心充分利用現代化高科技設備,為教學和科研提供優質服務,對學校高水平論文的快速增長以及教學科研成果的提升起到了關鍵作用。
1、核心素養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滲透,教師要先明白信息技術的內涵和意義,并針對性地組織教學活動。小學信息技術學科的核心素養包含信息意識、計算思維、數字化學習、信息責任這四個方面。筆者認為,信息技術核心素養是指學生要充分了解信息技術特征、原理等,并能在學習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留意信息、使用信息。
2、基于微課的小學信息技術教學設計策略 結合知識類型特點設計微課信息技術知識可以分為陳述性知識、程序性知識及策略性知識這三類:第一類主要是信息技術相關的概念、事實、原理等內容;第二類是通用方法與應用技能,這部分內容比例最大;第三類屬于一種特殊的程序性知識,主要關注的是學生內部思維的發展[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