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1、參考文獻類型主要以單字母方式標識:專著M、報紙N、專利文獻P、匯編G、古籍O、技術標準S、文獻期刊J、學位論文D、科技報告R、參考工具K、檢索工具W、檔案B、錄音帶A、圖表Q、唱片L、產品樣本X、錄相帶V、會議錄C、中譯文T、樂譜I、電影片Y、手稿H、微縮膠卷U、幻燈片Z、其他E等。
2、R——研究報告;C——論文集;J——期刊文章。
3、在學術論文的參考文獻中,";J"; 代表期刊文章,";M"; 代表專著或書籍,";D"; 代表學位論文,而 ";J"; 通常代表會議論文集。這些縮寫是根據中國國家標準 GB/T 7714-2015《信息與文獻 參考文獻著錄規則》制定的,旨在統一文獻類型的表示方法,便于學術交流和文獻檢索。
4、論文寫作中,引用文獻時,我們通常采用單字母縮寫的方式進行標識,以表明文獻的類型。這些類型包括:專著(M)、報紙(N)、專利文獻(P)、匯編(G)等,直至其他特殊類型的文獻(E)。例如,專著用";M";表示,論文集和學位論文則分別用";D";和";J";來標識。
5、N——報紙文章。示例:[序號] 期刊作者.經濟全球化的重要性[N]. XX日報,1998-12-27。J——期刊文章。示例:[序號] 期刊作者.題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頁碼。D——學位論文。示例:[序號] 學位論文作者.題名〔D〕,保存地點.保存單位。年份。R——報告。
6、論文參考文獻中的J代表期刊,是Journal的縮寫;M代表專著,是Monograph的縮寫;D代表學位論文,是Degree的縮寫。文獻類型標識在寫論文的時候很常見,為了大家能夠更流暢地寫好一篇好的論文和運用參考文獻,我們一起來看看文獻的類型標識有哪些吧。
1、M——專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論著);R——研究報告;C——論文集;J——期刊文章。
2、國家標準GB 7713-87中有關論文格式、參考文獻格式:M——專著,C——論文集,N——報紙文章,J——期刊文章,D——學位論文,R——報告,S——標準,P——專利;對于不屬于上述的文獻類型,采用字母“Z”標識。[序號] 期刊作者.題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 起止頁碼。
3、專著:M;匯編:G;期刊:J。參考文獻按照其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后以阿拉伯數字連續編碼,序號置于方括號內。一種文獻被反復引用者,在正文中用同一序號標示。一般來說,引用一次的文獻的頁碼(或頁碼范圍)在文后參考文獻中列出。
1、Vol. 是Volume的縮寫,對應中文的意思是“卷“。在論文參考文獻中,NO.或者Iss是Issue的縮寫,對應中文的意思是“期”。在論文參考文獻中,P. 是Page的縮寫,對應中文的意思是”頁”。
1、需要寫的。參考文獻是文章或著作等寫作過程中參考過的文獻。很多刊物對參考文獻和注釋作出區分,將注釋規定為“對正文中某一內容作進一步解釋或補充說明的文字”,列于文末并與參考文獻分列或置于當頁腳地。
2、參考文獻引用國家標準的格式如下:期刊作者題名[J]???,出版年,卷(期):起止頁碼。專著作者。書名。版本(第一-版不著錄)。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論文集作者題名[C]編者論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學位論文作者題名[D]。
3、參考文獻的編寫順序是按照論文中引用文獻的順序進行編排,采用中括號的數字連續編號,依次書寫作者、文獻名、雜志或書名、卷號或期刊號、出版時間。
4、其次,我們在寫參考文獻時要注意將參考文獻分門別類,依次為國家發表的文件,如《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專著類、期刊類、學位論文類。并且,每一類中按時間排列最好,這樣條理性更強,也更清晰。最后,不同的參考文獻后綴的字母不同。國家標準類用S,專著類用M,期刊類用J,學位論文類用D。
5、專著作者。書名。版本(第一-版不著錄)。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論文集作者題名[C]編者論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學位論文作者題名[D]。保存地點保存單位年份。專利文獻題名[P]。國別。專利文獻種類專利號。出版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