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關鍵詞]人民幣升值;匯率;中國經濟;影響;對策 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2008年3月20日銀行間外匯市場美元對人民幣匯率的中間價為:1美元對人民幣0512元,人民幣匯率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大漲136個基點,一舉突破05和11,日漲幅93‰,再度創下匯改以來的新高。
高外貿依存度對我國經濟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加劇對外貿易摩擦;影響國家經濟安全;對國內產業發展的影響;以及惡化貿易條件。
另一方面日本經濟的停滯,生產的暫停會導致日本對一些產品進口量加大,比如日本災區重建,需要大量鋼材水泥等建筑材料,很有可能會從中國進口,就會引起中國出口業務的增加。
(一)人民幣升值增強了人民幣的支付能力。人民幣支付能力的增強可以減輕我國償還外債的壓力,提高我國企業海外并購的能力。近幾十年來,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趨勢越來越明朗。要想獲得更好的發展,中國企業必須果斷實行“走出去”的戰略,而要“走出去”其中一種最便捷的方式就是并購國外企業。
人民幣升值有利于我國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研究人民幣升值如何推動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促進高技術產業和服務業的發展,提高整體經濟質量。研究方法 本研究將采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包括文獻綜述、數據分析、案例研究等,以全面、深入地探討人民幣升值對我國進出口貿易的影響。
(三)貨幣供應量對人民幣匯率的影響 人民幣匯率與中國貨幣供應量大體上成正相關,由于改革開放的深入,國外投資者不但可以利用中國廉價的勞動力,更看好中國龐大的國內市場。因此,外商投資大幅增加。由于緊縮性的貨幣政策,人民幣資金相當緊張,外資進入又多,所以出現了明顯的外匯供大于求,造成人民幣升值趨勢。
1、兩岸三地經濟融合與人民幣整合 - 第七章探討經濟融合的協動性、股票市場、金融實體融合,以及貨幣整合的成本和收益。- 第八章著重香港在人民幣國際化中的角色,分析其離岸中心地位、業務現狀與挑戰,以及全球財富配置的關聯。
2、第一部分,我們首先定義貨幣國際化,分析當前國際貨幣體系的現狀及發展趨勢,以及它與相關概念如儲備貨幣的關系。接著,我們回顧和展望國際化貨幣的歷史,以英鎊、美元、馬克、歐元和日元的國際化為例,揭示其成功經驗和教訓,以及布雷頓森林體系對全球經濟平衡的影響。第二部分,聚焦于人民幣。
3、在當今國際貨幣體系變遷與中國經濟實力日益增強的背景下,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進,形成一股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宋敏、孫增元等學者合著的《走向全球第三大貨幣——人民幣國際化問題研究》一書,深度剖析了這一議題。
1、中國人民大學的《金融與保險》期刊屬于公開期刊,可以作為畢業論文的參考文獻。 公開期刊屬性:中國人民大學的《金融與保險》期刊作為報刊復印資料的一種,具有公開出版的屬性。這意味著該期刊的內容是面向公眾開放的,且經過了一定的審核和編輯流程,保證了其內容的學術性和專業性。
2、一篇文章的引用參考部分包括注釋和參考文獻兩部分,注釋是作者自己的解釋(轉引的參考文獻也可以放在注釋里),參考文獻僅需列出參考書或論文的名稱、作者、出版社或發表的期刊、著作時間或期刊期數等。注釋用圓圈1 2標注,放腳注,參考文獻用[1][2]標注,放尾注。
3、畢業論文參考題目:提供經濟類各專業畢業論文的參考題目。畢業論文寫作參考文獻:推薦相關領域的經典著作和期刊文章。全國經濟學科主要核心期刊:列出經濟學科的主要核心期刊,供學生查閱和投稿。主要參考文獻:列出指導目錄中引用的主要參考文獻。后記:對指導目錄進行總結,提出對未來經濟類畢業論文寫作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