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1、“民法”一詞源于羅馬法中的市民法(jus civile)。羅馬法中有市民法、萬民法(jus gentium)與自然法(jus naturale)之區分。市民法調整具有羅馬市民資格者的各種法律關系,萬民法調整羅馬市民與異邦人之間的法律關系。自公元3世紀起,市民法與萬民法的對立逐漸淡化。
2、年7月29日下午,我在線收看學習了“百名法學家百場報告會”法治宣講活動專場報告會,此次活動由“人民網”直播。
3、法律作文600字 篇1 一提起法律,就給人一種神秘、威嚴、崇高的感覺。其實,法律與道德、習慣、宗教、紀律一樣,都在規范著我們的行為舉止。 正是由于這些規范的存在,我們這個社會才會變得有條有理;正是因為由于法律的存在,才使我們的權利得到了應有的保障,我們應該感謝法律帶給我們的一切。
4、世紀90年代,傳銷活動在中國大陸流行時,法律法規對此沒有任何具體規定。當時,執法機關和司法機關對這類案件的處理往往依據《民法通則》第7條。該條規定:“民事活動應當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破壞國民經濟計劃、擾亂社會經濟秩序。
5、以下是我整理的法律作文300字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法律作文300字 篇1 近幾年來,國家頒布了《未成年人保護法》,家長一聽到保護這兩個字,有一些家長就會認為保護孩子只是讓孩子不受到傷害,事事都順著孩子。
法律出版社出版的《私權窺測》論文集精選了35篇文章,內容涵蓋五個重要主題: 債權部分:主要圍繞上世紀80至90年代我國《民法通則》和《合同法》的制定實施,論文探討了債的履行,如《市場經濟條件下債的履行三議》和《市場經濟中的債》。
首先,私權窺測圖書目錄中,鑒定機制的改革與完善旨在提升司法效率與公正性,法律效力與法律約束力則關注法律的執行效力和對社會行為的規范作用。代理權的行使是關于權利代理和責任分配的深入研究。司法過程的邏輯與法律技術探討了法律程序的嚴謹性和技術應用。
1、中文摘要】 由于債權讓與制度的設計中,大都遵循著債權讓與無需征得債務人同意的原則,因此,債務人在債權讓與中通常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其利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如何加強對債務人利益保護,成為債權讓與制度中必須確立的一項一般性原則。
2、柳經緯的研究領域主要集中在民商法領域,他的學術貢獻豐富且深入。他主編或與他人合作出版了一系列教材和著作,如《中國民法》、《商法概論》、《民商法教程》、《民法總論》、《物權法》、《債權法》等,這些作品涵蓋了民法的各個方面。
3、在學術著作方面,王立爭獨立撰寫了《民法基本原則專論》,并與他人合作撰寫了《物流法律制度研究》等,他還參與編寫了《民法》、《侵權責任法教程》和《債權法教程》等教材和教程。此外,他的科研項目如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法律規制研究,曾獲得天津市社科規劃研究項目的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