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1、紅山文化論文篇1 淺談紅山文化玉器制作工藝 摘要:紅山文化玉器是西遼河流域史前玉文化發展到鼎盛階段的代表,在這一時期玉器的制作工藝也日漸成熟完善。紅山的先民們在制作玉器方面已能成熟掌握切割、琢磨、圓雕、 浮雕 、透雕等基本 方法 ,同時還能成熟運用雙面雕、鉆孔、掏膛、鏤空、線刻、拋光及裝飾技巧。
2、紅山文化是東北地區一種重要的古文化現象,它大約存在于五千年前,是中華文明早期的重要組成部分。紅山文化得名于位于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東北郊的紅色山峰——紅山。據傳說,這座山的名字來源于九位仙女在此灑落胭脂的故事。在20世紀初,紅山地區的文化遺存開始引起考古學家的注意。
3、在五千年前的中華文明起源中,紅山文化作為新石器時代的代表,其考古學價值不言而喻。雷廣臻教授倡導,研究紅山文化需要創新視角和方法,以社會管理系統為切入點,深入探討其社會結構與活動。
4、二者之間也有相似點,紅山文化紅山后類型的“紅頂碗”式的缽與仰韶文化后崗類型的同類彩陶相似,彩陶之中的平行線形、平行斜線組成的三角形紋與后崗類型的同類彩陶相似,它們的相異點,說明各自的文化特征;它們的相同點(或類似)說明年代大體相近,但不能簡單地認為紅山文化是仰韶文化的支系、地方變體或混合文化等。
5、年5月,考古工作者在遼西凌源三官甸子城子山發現了具有科學地層依據的紅山文化玉器墓葬,這使得紅山文化確有玉器的論斷得以確立。1981年12月,在杭州舉行的《中國考古學會第二次年會》上,遼寧省考古研究所孫守道提交的論文確認了這些發現屬于紅山文化。
6、中國考古學家梁思永在1930年對西遼河流域遺址進行了研究,并撰寫了相關論文。然而,日本侵略時期,1931年9月18日的“九·一八事變”后,紅山文化區域遭受軍事戒嚴,直至1932年至1935年,日本考古學家濱田耕作發掘了紅山后遺址,大量文物被帶回日本。
藝術作品賞析論文參考范文篇1 試談《鍍金時代》中黑色幽默語言藝術的應用 《鍍金時代》是馬克?吐溫的代表作,這部小說揭露了當時美國社會扭曲的價值觀以及人們對于財富的瘋狂向往。其中,應用了大量的黑色幽默表達方式,讓“鍍金時代”這個詞語成為美國社會的代名詞。
藝術鑒賞方面的論文篇1 淺談書法藝術鑒賞對于臨摹創作的啟示 〔摘要〕任何一種藝術作品的產生,都只是藝術活動的最初階段,在藝術作品完成后獲得讀者的接受與認可,才使藝術作品價值與潛能真正發揮。從各種藝術的表現形式來看,書法藝術鑒賞具有一定的特殊意義。
美術鑒賞論文3000字 范文 篇1 淺談中國繪畫藝術 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往往是形容我國古代藝術 文化 、悠久歷史的最佳詞匯。
郭穎,1973年誕生于中國的首都北京,于1991年選擇在中國地質大學專攻珠寶專業,開始了她的學術生涯。在該校,她先后于1998年和2001年取得了碩士和博士學位,她的研究領域集中在翡翠的礦物學與巖石學,她的碩士和博士學位論文深入探討了這些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