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1、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論文1 一彝良縣教師繼續教育現狀 相當一部分農村中小學教師對繼續教育認識不到位 對于農村教師特別是年齡偏大的教師來說,教育教學工作一貫就是按自己的理解想當然地閉門造車。對于繼續教育中提到的新理念、新方法不予理會。
2、教師為提高學生成績不惜一切代價增加課業量,采用填鴨式教學方法,教師主觀能動性未能得到發揮,學生被動接受教育、被動學習。對待小學生,學校不應過度依賴制度約束學生,但家長、教師和學校普遍偏好成績優秀學生,限制了學生的個性發展。
3、教師經驗論文篇一 思想品德方面: 在一年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能認真學習國家的有關教育方針,認真學習黨的先進理論知識以及黨的十七大會議精神,自覺踐行“三個代表”精神,熱愛教育事業,始終不忘人民教師職責,愛學校、愛學生。
4、小學教育專業論文范文精選篇一 《淺談小學數學教師教學風格形成》 【摘要】教師的教學風格已經成為新課改下備受關注的議題。如何將沉悶、枯燥、凝重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舊貌換新顏,使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充滿活力、充滿生機、充滿信心是廣大小學數學教師的不懈追求,而教師具有獨特的教學風格無疑是解決這個問題的良方。
5、未來展望:展望未來研究方向,如進一步探索情境教學在其他學科中的應用、深化核心素養與教學實踐的融合等。請注意,上述內容為一篇虛構的小學教育專業優秀論文概要,具體撰寫時需結合實際情況和最新研究成果進行補充和完善。
1、當前中小學素質教育實踐活動簡析 各地出現的素質教育實踐活動熱,一方面體現了素質教育理念正在不斷深入,受到了廣大教師與學生家長的廣泛認同,另一方面說明了校內外一體化教育體系正在逐步完善,社會教育資源得到了充分發掘,為學生成長拓展了空間。中小學素質教育實踐活動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特點。
2、我叫xxx,女,漢族,1976年9月3日出生,小教一級教師,本科畢業,現任xx中心李七里峰小學教師。我1984年9月至1990年7月在劉家莊小學學習。1990年9月至1993年7月在上碑鄉中學習,1993年至1996年在新樂職教中心學習,1996年8月至今在墳臺中心李七里峰任教。參加工作后,工作積極,扎實肯干。
3、我的名字湯曼,漢族,大學專科,小學一級教師,現在翠華路小學任教。1982年3月18日出生在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
4、班級管理論文篇一 《淺談初中班級管理》 摘要:初中生正處在從少年時期向青年時期的發展階段,是從幼稚走向成熟的一個過渡時期,其生理和心理處于急劇變化的狀態,心理特點很不穩定,具有簡單、幼稚和半成熟的特點。
5、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鼻嗌倌険撝鴩业奈磥?,是社會的期望,是整個未來世界的主人。父母是否教育自己的孩子以及是否關心孩子的發展方向,都將對社會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從古至今,許多思想家都高度重視家庭教育。
6、數學小論文一 關于“0” 0,可以說是人類最早接觸的數了。我們祖先開始只認識沒有和有,其中的沒有便是0了,那么0是不是沒有呢?記得小學里老師曾經說過“任何數減去它本身即等于0,0就表示沒有數量?!边@樣說顯然是不正確的。
初中英語教師論文篇1 試探初中英語滲透 文化 摘要:語言與文化互相影響,互相作用,理解語言必須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須了解語言。文化是形形色色的,語言也是多種多樣的。語言是文化的基石――沒有語言,就沒有文化;從另一個方面看,語言又受文化的影響,反映文化。
初中英語教學論文篇一:《初中英語教學中多媒體技術運用》 摘要:對多媒體技術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進行 反思 ,分析其正面作用與存在的問題。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初中英語;學習資料 1前言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課,隨著社會的進步而不斷發展。當今社會充滿信息化,故而英語這門語言課中所蘊含的信息量越來越大。
.2轉變課堂主體,活躍課堂氛圍:上文已經提到,初中英語課堂存在的問題之一是課堂主體的顛倒,要實施高效課堂,就需要教師完成從課堂主體向課堂主導者的身份轉變。英語教學作為一個雙向的過程,其更加重視教師和學生的雙向互動,而并非教師講解———學生記錄的單調模式。
總之,英語課堂教學的導入方式多種多樣,變化無窮,但都異曲同工,其目的只有一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啟迪學生的心智,使學生重塑自信,覺得英語課好學、易學,產生興趣,減少焦慮,達到事半功倍。
初中英語教學所存在的問題 1學生的主體作用不能充分體現:在當前英語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不到充分發揮。在英語教學中,如果學生的需求得不到關注,那么就會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使師生的互動效果大打折扣。
幼兒園教育方面的論文篇一:《幼兒園教師教育技能發展的關鍵點》摘要]幼兒教育改革的深化與發展對幼兒教師應具備的教育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傳統狹隘的幼兒教師技能觀已日益為人們所擯棄。
幼兒教師教育論文篇一:幼兒游戲教學的重要性 幼兒教學是為以后讀書進行準備,但主要的學習任務不是學專業知識,而是培養幼兒的情感、性格和人格,在集體生活中,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識別能力、集體觀念,鍛煉他們的語言功能,培養他們的數學概念。
對于新入園的孩子,我為了讓他們能盡快消除對自己親人的依戀而產生的分離焦慮,盡快適應幼兒園的環境,在入園前,我都逐一走訪幼兒家長,邀請家長帶孩子到幼兒園參加迎新會,到幼兒園玩玩具,親切地與孩子們做游戲、玩耍、交談,給孩子留下一個老師和藹可親的印象。
首先,園領導和教研組長作為教科研活動的管理者,應樹立正確的教師觀,尊重教師,了解每一個教師的實際水平與需求,允許教師之間存在個體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