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中國畫的核心思想來自于道家“外化而內不化”,也就是說遵循著傳統而發展,所以一般說中國畫少用“創新”二字,而是用“出新”,意思就是出自于傳統。“現代工筆畫”大概復蘇于70-80年代,發展于80-90年代之后(這個說法不確定,各有各的說法),不過當今已經發展相當成熟。
美術學專業畢業論文題目,這事兒得好好琢磨,首先,你得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所學方向來定,比如你喜歡油畫,可以考慮從技法、歷史或者某個流派切入。
中國畫的發展到今天,按照范圍來分;分為人物畫、花鳥畫、山水畫。筆墨紙硯是中國畫的工具,中國畫的技法分為工筆和寫意,中國畫的線條美、構圖美、章法美,所表達出來的意境美、形式美、藝術美。
吳少明,男,漢族,出生于1962年,清水人。他于1990年畢業于西北師范大學美術系,專攻國畫專業,取得了文學學士學位。在學術道路上,他不斷深造,1997年進入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花鳥畫室,專注于研修寫意花鳥和工筆花鳥技法。2000年,他又參加了文化部第五屆工筆重彩畫高研班的學習,提升藝術造詣。
人物上衣先設計一下筆法,然后用筆由濃至淡一氣呵成。 沒骨法原為花鳥畫中的技法,清代任伯年始以沒骨法畫人物。此法最好用半生熟紙或老紙,因其性溫和,滲化慢,用筆時能沉著厚健;滲化太快的新生宣或棉料紙筆形難以把握。
墨法在中國畫中同樣至關重要。墨的使用與筆法相輔相成,通過烘、染、破、潑、積等技法,能夠描繪出豐富的物象和意境,形成形神兼備的藝術效果。墨的深淺、干濕變化,與筆的力度和速度緊密相連,展現出畫家對線條和空間的深刻理解。水的運用在寫意人物畫中同樣不可或缺。
大寫意,是最大限度發揮寫意人物畫技法特性、相對難度較大的一種形式,一些傳統的簡筆、潑墨、潑彩、潑水等技法都可在大寫意的大筆揮灑之中得到充分運用。 1。寫意線描基礎 線描,是寫生常用的一種技法,也是最簡便的方法。
人物不用筆墨勾畫,直接用色畫出人物的形體結構,用筆方式與沒骨法相同。↓↓↓ 噴染設色法 是因為墨稿畫的人物形體很充分,惟恐上色會破壞筆墨的統一效果,故面將色用噴管噴上峭求見筆,只需色相。↓↓↓ 色彩背染法 生宣紙滲化,色墨在正反兩面皆能視為最后墨色效果。
中國寫意人物畫技法 因性別與年齡的不同,畫法也略有不同。一般的畫法是頭部可用濃墨,也可用淡墨,也可濃淡并用,這要依據具體人物與環境而定。在勾勒面部與五官時,可按結構,也可略微結合一定的明暗關系來處理。
1、近現代以來為區別于西方輸入的油畫(又稱西洋畫)等外國繪畫而稱之為中國畫,簡稱“國畫”。它是用中國所獨有的毛筆、水墨和顏料,依照長期形成的表現形式及藝術法則而創作出的繪畫。中國畫按其使用材料和表現方法,又可細分為水墨畫、重彩、淺絳、工筆、寫意、白描等;按其題材又有人物畫、山水畫、花鳥畫等。
2、中國畫與油畫的異同如下:異:中國畫、油畫從畫面來看,前者用色簡練,后者顏色極為豐富,所以表現出來的形式感是完全不同的。中國畫講究留白,畫面的空白處是畫面的一部分,一片葉子,幾株花蕊,就構成一幅畫,但是留白也十分講究,這和構圖又有很大的關系。
3、國畫與油畫的具體區別如下:中國畫盛用線條,油畫線條都不顯著。線條大都不是物象所原有的,是畫家用以代表兩物象的境界的。例如中國畫中,描一條蛋形線表示人的臉孔,其實人臉孔的周圍并無此線,此線是臉與背景的界線。
4、作畫工具不同 油畫是以用快干性的植物油(亞麻仁油、罌粟油、核桃油等)調和顏料,在畫布亞麻布,紙板或木板上進行制作的一個畫種。國畫主要指的是畫在絹、宣紙、帛上并加以裝裱的卷軸畫。國畫是中國的傳統繪畫形式,是用毛筆蘸水、墨、彩作畫于絹或紙上。
工筆和寫意表現同一主題,但每幅畫最好有單獨的名稱,兩幅寫意內容可表現為同一系列,但名字最好分開取。
國畫畢業創作要以意境和氣勢奪人眼球。首先是要確定好題材(水墨?工筆?重彩?)、尺寸(這個也關系著篇幅,如果尺寸較小可以畫多幅相關連的,如果尺寸較大則一幅即可。)、篇幅(小連幅?大單幅?)以及完畫后的裝裱形式都要有個計劃。
不一定有關系畢業論文和你的畢業設計是兩個獨立的結業課程,所以說他們兩個并不是關聯的,可以各以各的命題來制作,但是建議做同一個課題,這樣畢業創作可以直觀的襯托,支撐您的論文,使論文更具有說服力。